
2000年7月12日中午,柯伟文和父亲一起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。那时19岁的柯伟文正兴奋得不得了,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乘坐飞机,也是第一次来到机场配资门户网官网首页,近距离地看到各种各样的飞机。 对于柯伟文来说,机场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。他东张西望,觉得自己几乎看不够,一切都让他感到既兴奋又好奇。毕竟在那个年代,飞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件不常见的事。 飞机起飞后,很多乘客都闭上眼睛休息,而柯伟文则一直坐着,向窗外望去。看着看着,他的心情从兴奋变成了恐慌。他突然发现机翼上的一个小豁口在迅速扩展,紧接着,机翼上的一块长约一米的铁皮被强大的气流瞬间吹了出去。
尽管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,柯伟文还是意识到飞机可能出了问题,他赶紧转身用力摇晃父亲,指着机翼,不断结巴着讲述自己看到的异常。 第一次坐飞机 柯伟文刚刚从深圳笋岗中学的高三毕业,19岁的他和父亲一起准备前往上海。高考结束后,父亲柯梅贞决定带柯伟文一起去上海,既可以陪伴他看病,又能让柯伟文有机会放松一下。 柯伟文听说能够去上海,心情激动不已,特别是得知这次旅行会乘坐飞机,更是让他兴奋异常。因为对于他来说,飞行是一件从未经历过的新鲜事。 2000年7月12日上午,父子俩早早来到了深圳黄田机场,准备乘坐FM374航班前往上海。这架航班使用的是上海航空的波音757客机。原本飞机计划在11:20起飞,但由于机场检修,航班延迟了约一个小时,直到12:29才起飞。 尽管航班有所延迟,柯伟文的兴奋情绪丝毫没有减少。登机后,他选择了靠窗的座位,期待着从高空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。 飞机翅膀被吹飞了 飞机滑行并成功升空后,父亲柯梅贞闭上了眼睛开始休息,周围的乘客也纷纷拉下了遮光板,打算睡个好觉。柯伟文为了欣赏外面的风景,并没有拉下遮光板,他把脸贴在窗户上,目不转睛地看着越来越远的地面。 大约五分钟后,柯伟文不经意间再次看向机翼,惊讶地发现先前那个小豁口竟然变大了许多。柯伟文揉了揉眼睛,想确认自己是否看错了,结果他发现那道裂缝正在迅速扩展。 就在他还在疑惑时,机翼上的一块铁皮被强风吹离了机翼,发出一声清脆的嗖声。接着,飞机的声音也发生了变化,变得尖锐刺耳,听起来像是吹口哨的声音,又像是水开了的声音。 虽然异常声音响起,但机舱内的大多数乘客并未察觉异样,毕竟飞机飞行过程中遇到气流产生一些震动和声音是很常见的。 柯伟文继续注视着机翼,只见暴露出来的钢架和线路随着气流剧烈晃动。柯伟文心中一紧,意识到事态不妙,他立刻转向父亲,焦急地摇晃着父亲的肩膀,指着窗外语无伦次地说:爸爸,飞机翅膀被吹飞了。 紧急迫降 柯伟文父亲的第一反应是认为柯伟文太过紧张,便准备安慰他。然而,当他顺着柯伟文的手指望去,看到外面的情况时,立刻感到一阵寒意。 机翼上的豁口继续扩大,而暴露出来的线路和结构已经被气流吹得左右摇晃。父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赶紧叫来了空姐。空姐看到这种情况后,马上向机长报告了情况。 经过与地面指挥中心的沟通,机长果断决定在广州白云机场迫降。机舱内的200多名乘客这时才意识到飞机的严重故障,许多人开始惊慌失措,飞机变得一片混乱。 空姐迅速安抚乘客,告知大家飞机会尽快迫降,并向乘客保证飞机的正常飞行不会受到严重影响。机组人员迅速调整机舱内的座位安排,并全力关注左侧机翼的情况。 机长冷静地调整飞行状态,逐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,经过一段时间,机翼的裂缝终于停止了扩大。机组人员此时向机长报告,左翼蒙皮不再继续脱落,情况稳定了下来。 在飞机飞往白云机场的过程中,机场的各项准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所有未起飞的航班停运,准备降落的飞机被引导到其他机场。消防、救护等人员立即集结待命,大家都在紧张地等待FM374航班的到来。 平安归来 下午1时左右,飞机顺利飞抵白云机场上空,地勤人员报告称:飞机状态正常,左翼完好。 最终,飞机在下午1时5分成功着陆,随着飞机的平稳着陆,机舱内的乘客们终于松了口气,纷纷为机组人员的果断应对和专业处理鼓掌欢呼。 大家陆续下机时,看到飞机左翼的豁口已经超过2米,损坏情况相当严重。专家事后调查称,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翼复合材料的粘结剂脱胶,导致机翼蒙皮脱落。 如果当时没有及时迫降,机翼被持续气流吹动可能会导致电路和油箱等系统的损坏,后果不堪设想。幸运的是,柯伟文发现了这一异常并及时报警,机组成员也冷静处理,避免了一场空难。事后,飞机制造商承认其所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,并对机型进行了升级改进。同时配资门户网官网首页,上海航空对所有此类机型进行了全面检查,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排查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